隐逸世界:论元代文人山水画的“符号域”

继南宋山水画由前朝的摹写自然转向表述内心之后,元代山水画大都专注于文人画家的隐逸精神和率意笔墨,即所谓逸笔草草。由于上述政治和个人的因素,在洛特曼的修辞类比中,赵孟頫的绘画成为元代画廊里的首要作品。

文徵明后期青绿山水的院体类型画风及其原因

文徵明的青绿山水画作品数量很多,且风格不一。而文人画家多恐涉“作家”习气,文徵明对院体青绿的热衷,其中原因,尚可作进一步的探究。从文徵明的书信、画跋所显示的作画动机及其画风的变异之中,其审美价值观念随环境而转变是不言自明的。

装置艺术思想小史(一):装配与安置的艺术

任何艺术手段的发明之初都是一团迷雾,任何艺术分类的边界也都等待着后来者去打破。他的“组装现成品”可以视为一种原初草创期的装置艺术思想,从《大玻璃》中亦能看出装置艺术在诞生初期的一种观念意识。

艺术家和市场无关——从齐白石《山水十二条屏》天价拍卖说起

“艺术家和市场无关”,这句话是吴冠中生前对记者说的,这事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。前几日,齐白石的《山水十二条屏》,在北京保利秋拍以9.315亿元成交,再次刷新拍卖纪录。”虽明码实价,按润格出钱,但齐白石并非刻意炒作自已,而是艺术家真性情的自然流露,反显率性真实。

对港城无名历史的打捞——关于“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”

港口城市经年累月的被水流包裹,这为她带来了与内陆城市不同的流动性,以及,更难以捉摸的浪漫感。该展览邀请了共八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摄影艺术家,分别就七座港口及其城市(宁波、泉州、广州、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大连)进行实地的拍摄。

现象学视野下的美育哲学反思

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哲学观念必定影响着当时美术教育的风向,并形成相应的美术教育思潮,20世纪几种重要的美术思潮实用主义、工具主义、本质主义等都是受到当时哲学观念的影响。当代美术教育可以从现象学哲学本体论、方法论、诠释学等方面得到一些启示,并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实施和研究。
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


话题

“景观社会”在中国:新景观 新生态
2017年,艺术在中国多个乡村城镇落地开花。艺术、资本正以相当速度改变着传统村落、城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,直接或间接重塑着中国当下的“景观社会”。有人消极地认为艺术等外力正加速原生态景观的消退,也有人认为新的景观生态正在被创造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