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英雄又浪漫”——陈逸飞《黄河颂》的故事及特色分析

1972年,陈逸飞创作《黄河颂》这件巨幅宽银幕式油画(143.5×297厘米)时,年方二十五、六岁,正是血气方刚、梦想成真的年纪。[2]比如《南来北往》(1973年,原作遗失)、《鲁迅在厦大》(1973年,上海鲁迅博物馆藏)、《写于长夜——鲁迅》(1974年,原作遗失)、《刑场上的婚礼》(1976年,与蔡江白合作,中国美术馆藏)、《占领总统府》(1976年,与魏景山合作,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)、《踱步》(1978年,纽约私人藏)等。

自称大师有何不可——美术界“大师”现象评析(三)

1981年4月,81岁高龄的德国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来到巴黎歌德学院,出席“文本与阐释”专题座谈会,与50岁的法国解构论哲学家德里达进行面对面的争论,这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“德法之争”或者“德法之战”。

大师与时代,沉浮身不由己——美术界“大师”现象评析(二)

明末清初,倪元璐、黄道周、王铎鼎足而立,时人并称“书坛三株树”,至于“晚明五大家”,则还要加上傅山与张瑞图。林散之认为:觉斯(王铎)书法出于大王,而浸淫李北海,自唐怀素后第一人,然尽变右军之书法,而独辟门户,纵横挥霍,不主故常。

吕澎:新星星的倡导——写在2017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百人联展之前

资本主义已扩散到所有领域,关于这个世界,艺术能做什么?

按:本文译自奈格里(Antonio Negri)《艺术与诸众》(Art &Multitude)一书,系该书导言。我自己在那个时候提出的问题,是关于如何摆脱一种对社会的知觉——在那种感知看来,社会完全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挤压之下。

大众文化挑战下艺术性的重建

有关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分,以及由此形成的关于艺术边界的思考,是美学和艺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。在当下,摆在美学家面前的主要问题,或者说,艺术划界研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,已经从先锋艺术转化为大众文化,转化为在大众文化盛行之时,重新思考艺术的边界。
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


话题

“景观社会”在中国:新景观 新生态
2017年,艺术在中国多个乡村城镇落地开花。艺术、资本正以相当速度改变着传统村落、城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,直接或间接重塑着中国当下的“景观社会”。有人消极地认为艺术等外力正加速原生态景观的消退,也有人认为新的景观生态正在被创造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