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而滥,少而精,哪个好?

  “名馆·名家·名作:中法建交50周年”正在国博展出,吸引大批观众慕名而来,虽然只有10幅作品,但画展主题明确,每一幅画中都包含着艺术的故事,在法国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意义。这与现在很多追求声势浩大、规模壮观的展览形成鲜明对比,这些展览动辄几百幅、乃至上千幅,但作品却千篇一律,并无太多独特过人之处。作品多与少与展览的关系,您如何看?

PreTitlePh

艺术奖项扎堆 评选终极意义遭质疑

 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风生水起,各类艺术奖项及评选随之涌现。在“年度青年艺术家”、“最佳新人”扎堆的当下,艺术评选的终极意义是什么?如今的艺术圈奖项,是艺术?是商业?还是自娱自乐?众多的新锐奖甚至动辄百人奖、终身成就奖等等能给中国艺术的发展带来推动吗?您怎么看?

PreTitlePh

微拍群——艺拍未来还是圈子游戏?

  最近,“艺麦微拍”推出的朱新建《美人图》以161000元成交,创下微信平台拍卖艺术品的最高纪录。从2013年底开始,艺术圈便陆陆续续出现了以微信为平台的拍卖群,引起众多人士的参与和热议。有人认为,微拍群的出现顺应了当前移动平台交易趋势,有望成为传统之外的另一种拍卖方式。也有人认为,这仅仅是艺术圈熟人之间的游戏,商业模式尚不成熟,您怎么看?

PreTitlePh

选择艺考,什么有决定权?

  一年一度的“艺考”近日再度拉开大幕,成千上万的艺考大军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挤“独木桥”。经记者调查,虽然普通院校艺术专业报名人数略有下降,但艺术院校的重点专业报名人数“高烧不退”。在问及报考原因时,回答是父母做决定的考生不在少数。与此同时,艺术专业人士发微博称艺术生数量远超社会实际需求量,大量艺术生毕业即等同于失业。您怎么看?

PreTitlePh

文物鉴定,将何去何从?

  2013年9月,买家刘益谦从纽约苏富比购得苏轼《功甫帖》。三个月后,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对该帖发出质疑,指《功甫帖》是清代钩摹本。自此,《功甫帖》陷入真伪之辩的僵局。而探求真伪的过程,正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困境的缩影。鉴定评估是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混乱现象的“死穴”,文物该由谁来鉴定,文物鉴定者又有谁能鉴定?文物鉴定将何去何从?

PreTitlePh

文物保护的困境:完整的传承有多难?

    2014年1月6日,故宫太和殿的龙椅迎来了10年间的首次保养。作为国家一级文物,10年才保养一次,不禁引起我们的忧思。经国家文物局调查,全国文物腐蚀率超50%,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%左右。同时,在我国,大量的文物资源深藏在库房之中,大部分文物我们没有参观过,许多文物在无声无息中走向损毁。如何才能确保文物完整的传承?

PreTitlePh

中国的美术馆,爆发增长却步履迷茫?

  近几年,美术馆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,但大多数空间巨大、装饰豪华的美术馆却经常面临没有展览的局面,甚至大多数沦为艺术品交易的画廊。近日,著名美术史家、策展人巫鸿接受采访说:中国的美术馆也在“赶英超美”,但外形建起来了,藏品收集起来了,运作却跟不上发展的脚步,而且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馆和世界性的美术馆,您怎么看?

PreTitlePh

艺术界的“诚信危机”

  2013年年末纵观艺术市场,"诚信"问题成为一个极为显眼的字眼。黄专写文《别了,北京》爆料北京OCAT文献与研究馆突然撤资;李山等发表声明20年前丢失的画作在汉雅轩画廊找到,又有新闻猛料爆出某知名画廊老总携10亿元贷款神秘失踪。我国的艺术正越来越繁荣,然而这些事件只能说明我国的艺术市场操作依然很不规范。若少了诚信,我国艺术将如何健康向前发展?

PreTitlePh
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