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俯瞰中国地图,就会发现,一路滚滚向东的万里长江流到了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境内,便突然拐了一道大弯,看上去,就像上帝的大拇指倏地伸进了长江腹心。这便是著名的“簰洲湾曲流”,又名“簰洲西流”、“簰洲湾”、“西流湾”。其北为武汉市汉南区和荆州洪湖市,东为武汉市江夏区。
关于“簰洲湾”的来历,在当地流传着两个神秘的传说。
第一个是这样的:也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,有一天,洞庭湖边来了一个后生伢,他看见湖中有一个竹簰(“簰”字古同“箄”,指筏子),竹簰上有两个老头在下棋,时不时传来争吵声。这个后生伢棋瘾也很大,就搭了一只小船来到竹簰上看下棋。真是棋逢对手,两个老头杀得难分难解,后生伢越看越有味,越看越上瘾,不知不觉,这盘棋下了好几天还不能结束。后生伢颈也扭酸了,两个老头也“战”累了,就搁下棋休息。后生伢见两个老头休息了,也站起身来,连伸三个懒腰,连打三个哈欠,顿时觉得爽快多了,抬头一望,傻了。四周一冇得水,二冇得竹簰,三人都在一大片洲子上,口里连喊:“怪事!怪事!”两个老头哈哈大笑说:“我晓得你是江西来的,准备去求仙丹,是吗?”后生伢脸一红,头低得下下的,问老头么样晓得他是江西人。原来,江西人的脚上小指甲壳是破的,既使是长拢了,也有一条明显的直印。老头拍了拍后生伢的肩膀说:“莫看我们在这里下了几天棋,世上都几千年了,你就在这洲子上生活吧。”说完,两个老头就不见了。后生伢也就安心在这洲子上住下来了。后来,人们把这块竹簰淤起来的洲子叫簰洲。
第二个传说跟前面也很相似:大约1000多年前,有一四川后生,以放簰为生。一日他沿江而下,行至嘉鱼境内一个叫大崖山的地方,抬头望见半山腰云雾缭绕,隐约可见两白衣老者。后生好奇,弃簰登岸,攀援而上,只见两位老者一派仙风道骨,正在松下凝神对弈,后生遂傍松观战,物我两忘。等到老者下完棋,后生才想到还有簰要放,连忙下山,却发现木簰早已不见踪影,只得四处寻找,顺江而下八十里的一处回流湾,遇见一个打渔老者,老者告诉他自己少年时曾见漂流而来的木簰,如今早已变成了江洲。这时后生才知遇上神仙,这片江洲就是今天的簰洲,而簰洲也因此而得名。
世上当然不会有神仙,传说也终究只是传说。但“簰洲湾”的真实来历确实与洞庭湖,与竹簰有关。
寻根溯源,号称“万里长江第一湾”的簰洲湾原系沙阳洲尾,属古八百里洞庭湖区。自大禹疏导长江以后,春夏江流泛阔,秋冬便成两条河道,两条河道之中则为大片淤积沙洲,即沙阳洲。后来长江两岸夹筑堤防,江流逐渐北徙,沙阳洲冲成两半,大半联于江北,小半归于江南,最后只剩下簰洲这个江中沙洲了。自宋代修筑堤防始,后经元、明、清补修、延筑,尤其是民国初年合镇垸大堤竣工,簰洲与老官地带相连,原来航道残留的浃套完全淤积成陆地,便形成了葫芦形江流的半岛地势,长江就形成了这一段环形套似的走向,全长55.5公里,其中西向“倒流”约15公里,故有“万里长江向东流,三十里西流过簰洲”的说法,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形成一道“Ω”形的奇特地理景观。
展开全文
而自然形成的簰洲湾曲流,惠泽了肥沃的土地。相传在唐咸通元年(860)以来即逐渐开垦。而古时陆路交通不便,凡靠水而居必定兴旺。至元、明时期,簰洲已成为邻近各县及川、湘、鄂三省的贸易市场与集散地。更因岸陡水深,北风难袭,是难得的避风良港,往来船只,包括竹簰木簰等都喜欢在此停靠。而长江上游各地所产竹木产品等都由水路顺流而下,直达下游汉口等地销售。因各地放簰客纷至沓来,故将此地取名“簰洲”。后经历朝历代的经营、发展,到了清末民初,簰洲已成为一座相当繁荣的商埠了。登高远眺,但见高樯林立,长簰蜿蜒,汽笛啸江,人声催浪,真可谓工商繁盛,各业俱全,车载船运,水陆两旺,一时享有“小汉口”之美誉!
作为长江中的半岛,簰洲湾三面环水,因巨大的弯道阻滞了江流,导致江水流速变缓,这对位于下游75公里处的武汉市防洪,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——长江在武汉上游绕个大弯所形成的“簰洲湾曲流”,无异于给大江安了一个“缓冲装置”,经过“簰洲湾曲流”的制约、调节,汹涌难驯的江水才会平缓地流经武汉。正如当地民谣所说:“簰洲西流弯一弯,武汉水落三尺三”。簰洲人民战天斗地,护岸治水,既保存了自己,又保卫了大武汉。尤其是“1998大抗洪”,19名解放军官兵奋战洪魔,英勇捐躯,令簰洲湾名传中外;1999年农历大年初一,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簰洲湾中堡村视察慰问,真情永驻民心。
簰洲湾曲流绕巍巍大堤而行,使得簰洲湾的地形特异,有的地方极窄,宽度不足4公里,却有着近60公里的江岸线。从古至今,“西流涛声”也作为一道奇特的景观吸引着墨客骚人,留连驻足,畅咏抒怀。如明代诗人韩阳在《簰洲》诗中写道:“年去年来不少休,才过京口又簰洲。明蟾东上团团夕,大水西流耿耿秋。楚泽汪洋惊岁月,稷山辽远忆松楸。半生跋涉为何事,亲德君恩两未酬。”
同样,长江西流形成的回流湾,让簰洲湾成为了天然的良港和江鲜聚集栖息的宝地。因长江在此产生回流,簰洲湾江中生长着一种极为稀有的鱼——鮰鱼。此外,还出产一种“刀鱼”,本地人称“麻花鱼”,这种鱼因其肉嫩刺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。
“簰洲、簰洲,你真了不起!万里长江见到你,也要倒流三十里!”(冯康男诗)奇哉,壮哉,罕见的天下奇观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