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楊子▸
緣起.理念.宗旨家屬肯定殯葬禮儀評鑑優等與榮譽小洋子
禮儀服務▸
莊嚴佛事須知佛教禮儀流程佛化奠祭手冊追思花禮選購殯葬知識+喪葬補助
楊子影音▸
法師開示楊子推薦課誦修持
聯絡楊子▸
北區服務處中區服務處南區服務處
禮儀服務
首頁禮儀服務殯葬知識+
首頁禮儀服務殯葬知識+
入殮意思與流程,不可不知|各項儀節、隨俗避忌事項
佛教徒如何進行入殮?
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北區服務處/撰文.2025-05-07
本文摘要:
入殮注意事項表
入殮前要做什麼事
入殮儀式都怎麼做
佛教徒如何辦入殮
▲入殮儀式是親人與往生菩薩相見的最後時刻,佛教葬禮藉由念佛、獻花祝福等作法,一掃傳統喪儀哀戚悲傷的沉重氛圍,讓過程顯得祥和溫馨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入殮注意事項表
項目
說明
入殮意義
「入殮」又稱「入木」,指將遺體入棺的儀式,現代多由大體化妝師負責清潔、化妝、穿壽衣,讓家屬瞻仰遺容道別。
入殮前須完成三項準備
取得死亡證明書:
由醫院、衛生所、或經法醫檢驗後開具。自然死亡可由醫師開立,意外則須警方報驗。
選擇合法禮儀公司:
需確認公司具備:
縣市政府同意設立函
營利事業登記證
葬儀公會會員證書
可參考縣市政府公布的合法名單,或選擇獲政府評鑑為「優等」的公司(如楊子佛教禮儀)。
安排治喪場地:
考量法令、交通、安全、預算、人數等因素,擇定自宅、殯儀館或道路搭棚治喪。
楊子佛教禮儀特色服務
提供西式環保棺木、蓮花被、紙帛等用品,協助入殮流程與儀式安排,具備合法證照與多年經驗,獲政府優等評鑑與獲家屬與網路五星好評。
一.入殮前要做什麼事
喪禮中,所謂「入殮」是將亡者遺體抬進棺材的儀式,又稱「入木」或「入殮棺木」,到現代的入殮儀式,經由大體化妝師為往生者遺體清潔、化妝、穿壽衣、打扮後,讓家屬瞻仰遺容,做最後一次道別。
家屬在「入殮」之前要先做的事有三項:
第一,要持有「死亡證明書」,才能入殮、出葬及火化。
死亡證明書通常由醫院或地區衛生所醫師開具(依不同的需要至少要申請十張),若在家中壽終正寢、自然往生者,要持有「診斷證明書」可請當地衛生所醫師開具「死亡證明書」,或者由專業禮儀公司委請合格醫師到家中開立「死亡證明書」。若意外事故往生者,可請轄區派出所、警察局報請檢察官會同法醫相驗,再開立「死亡證明書」。
第二,選擇合適的禮儀公司,指定承辦喪事。
找禮儀公司首先要合法的,依據「殯葬管理條例」,一家合法禮儀公司必具備以下三個要件,並須將此三種文件張掛在營業處所明顯之處,以供消費者確認,這是挑選禮儀公司一定要注意的細節:
由縣市政府核准設立(具有營業所在地縣市政府發給的同意設立函)。
依法辦理公司或商業登記(應有營業所在地縣市政府發給的營利事業登記證)。
加入公會(應有營業所在地縣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會員證書)。
家屬也可以上網,蒐尋全國各縣市政府發布的合法禮儀公司名單,而最好的禮儀公司必是有獲得政府評鑑、接受表揚的「優良」或「優等」殯葬業者。
楊子是全國專業佛教禮儀最優品牌,不僅合法經營二十多年,且服務費用價格透明,以優質的服務經年累獲政府肯定,頒發殯葬評鑑「優等」、「優良」業者殊榮,並獲廣大消費者網路最高五星評價推薦,圓滿許多人的心願。
▲縣市政府核准設立函、營利事業登記證、葬儀商業同業公會會員證書、受聘禮儀師證書‧懸掛於營業場所明顯處。
楊子佛教禮儀在「入殮」儀式前,會提供大型西式環保棺木一具,及一套蓮花被、入殮用紙帛等物品;禮儀師指導放板人員,將棺木放置到家屬指定地點,並協助引導家屬舉行入殮儀式。
第三,安排治喪場地。
通常選在自家作為喪宅,或者到殯儀館、在道路搭棚等。家屬要考量到:相關法令規定與申請、交通安全、殯葬經費預算、參加治喪人數等等因素,來擇定適當的治喪場地。
▲現今葬禮中多選在出殯前一天或當日,為往生者進行沐浴更衣,出殯當天才進行入殮、移柩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二.入殮儀式都怎麼做
很多人辦喪事會隨俗避忌諱,因此通常先擇定入殮(入木)的佳日吉時,然後決定安葬處,再訂定出殯告別時日。
傳統上,「入殮」前後的各種儀節繁多,今時多簡化到一至兩個小時左右,從前的做法包括:乞水、沐浴、接棺、套衫(凹衫)、抽壽(吃壽麵)、張穿(穿裝老衣服)、辭生(辭世盛宴)、放手尾錢、割鬭、洗淨、豎靈(設靈位),之後才正式入殮。
▲眾親友子孫依照親屬關係,做最後一次「瞻仰遺容」,送上給往生者的物品,並說吉祥話請亡者安心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隨著社會變遷,現代講求的是殯葬自主、性別平等、多元尊重的精神,內政部所訂定的喪葬流程分為「卒、殮、殯、葬、祭」五個治喪階段。當遺體妥當安置後就設立靈堂,接著守喪家屬進行治喪規劃、最後告別前的準備、入殮移柩,及舉行家祭、公祭奠禮、出殯等流程。通常在下決定要將遺體入土安葬還是火化晉塔、環保自然葬前,守喪家屬為表達對往生者的尊重與悼念哀思,首當尊重往生者的生前意願,執行其遺囑交代,才對遺體進行最後一步的處理,同時依其信仰進行祭祀之禮,一方面慰靈,另一方面也令家屬得以安心。
▲喪禮簡要流程圖:內政部所訂定的喪葬流程分為「卒、殮、殯、葬、祭」五個治喪階段。 製/楊子佛教禮儀
以前的入殮大多在亡者往生後一天內完成,之後停殯在家中。現今有的是在出殯前一天或當日,為往生者進行沐浴更衣,出殯當天才進行入殮、移柩。入殮會先由禮儀師、入殮師協力完成「小殮」,依照「洗」、「穿」、「化」、「殮」等過程進行,為往生者沐浴、穿壽衣並妝扮。
入殮之前,習俗上會延請僧人或道士舉行祭奠,此稱為「辭生」,意謂往生者「享用」最後一餐,以此告別宴辭別世間親友與事物,同時還要請一位福壽雙全的「好命人」,或喪禮服務業者,或子孫代表,將水床前擺設的六葷六素十二道菜餚一一端起,每一次挾菜狀似請亡者食用(作凌空比劃樣),並依菜餚特色,說一句吉祥祝福的話,比如「吃豆干,子孫代代做大官」。
接著取出往生者的手尾錢,一一分給子孫,口說吉句,如:「放手尾,咚咚響,讓子孫大發財。」象徵留下的財富由子孫接手傳承。
▲往生者的手尾錢,象徵留下的財富由子孫接手傳承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當棺木內各種器物鋪設完成,好時辰一到就要「入殮」了,以前是由長子抱著往生者頭部,次子抱著腳部,其他家人利用水床上的白布一起將遺體提起,小心抬入棺內,此時還要小心注意光照的方向,戒忌人影被壓住。
棺內一切安置妥當,通常就會將往生者生前常用或喜愛之物當作陪葬物放入。其物品不一定要貴重的,如:手杖、眼鏡、筆、書、茶杯、手套、荷包、玩具乃至麻將、鮮花等,都可以放入棺內。
一眾親友子孫會依照親屬關係,做最後一次「瞻仰遺容」,或觸摸遺體各部位,送上給往生者的物品,並說吉祥話請亡者安心,如:「家中的事請不用擔心」、「○○我們會照顧的」。此時,家屬不可啼哭,也不可讓人影投入棺中,俗話說眼淚入棺或人影被壓住,都是不吉祥徵兆。
瞻仰遺容結束之後,由僧人或道士誦經,吉時一到,就蓋上棺木(蓋棺)並封棺,整個「入殮」儀式至此舉行完畢。
▲楊子鼓勵家屬參與入殮儀式並全程至誠持念佛號陪伴,以佛號聲取代啼哭聲,轉悲傷為祝福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臺灣傳統喪葬禮俗,喪家會請擇日先生依據喪者、孝男等人的生辰,選一個沒有沖剋的日子,將忌剋表張貼於門首,記載小殮、大殮封棺時忌視的人年歲,以趨吉避凶。
甚至有財有勢的人家辦喪事,入殮前長子要先將一腳踏入棺內,稱為「試棺」,確認舒適後,才會讓父親或母親的遺體放入,而今此舊俗已很少見。
不論風俗如何變化,「入殮」儀式都不需要鋪張浪費行事,聖嚴法師曾說:「無論選擇哪一種葬禮,皆應以隆重莊嚴為首要原則,力求簡樸,讓亡者有尊嚴。能讓參與葬禮的人感受到亡者的尊嚴,也讓亡者的親友們有尊嚴,這就是最好的一種葬禮。所謂的『隆重莊嚴』,意指可以感覺到亡者安詳、平靜地往生西方,親友們齊聚一堂懷念他,祝福他展開下一段全新的旅程。」
而這也是楊子一直專注提供的服務做法,致力呈現隆重、肅穆、整齊、祥和、莊嚴的佛事。
▲聖嚴法師在《佛化奠祭手冊》一書中表示:「入殮,往生者所穿衣服,依惜福觀念,以整潔、大方為原則,舊衣洗淨亦可,不必依俗穿著五、七層服裝,以免浪費又損福。」也不必為往生土葬者配戴生前喜愛的飾品、配件等,因為會增加神識執著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三.佛教徒如何辦入殮
依據《佛化奠祭手冊》,聖嚴法師指導佛教徒的做法是:
「往生者斷氣後,家屬不可拉扯啼哭,也不必急著催找葬儀社;可聯絡發心蓮友助念,全心念佛。
可為往生者蓋上『往生被』,遺體頭朝內、腳朝外,恭請西方三聖像置放在屋內清淨之處,幫助大眾提起正念。
經過八至十二小時後,才替往生者淨身、更衣及移至大廳(或送殯儀館存放)。
遺體四周用線牽圍,再掛上黃布幃幔。在幃幔前,設置靈桌,可以用四方桌鋪蓋黃布,桌上一對鮮花、供果、蓮花燈或一對蠟燭、一個香爐、一杯供水,再加上往生者的蓮位即可。不需要『拜腳尾飯』、『燒腳尾錢』。
入殮時家屬必須至誠念佛,不要啼哭或談笑。
往生者所穿衣服,依惜福觀念,以整潔、大方為原則,舊衣洗淨亦可,不必依俗穿著五、七層服裝,以免浪費又損福。
不必為往生土葬者配戴生前喜愛的飾品、配件等,因為會增加神識執著。」
▲聖嚴法師曾說:「無論選擇哪一種葬禮,皆應以隆重莊嚴為首要原則,力求簡樸,讓亡者有尊嚴。能讓參與葬禮的人感受到亡者的尊嚴,也讓亡者的親友們有尊嚴,這就是最好的一種葬禮」。 攝/楊子佛教禮儀
聖嚴法師指出,守喪期間,家屬最好的做法是:
「往生者往生後,最好從過世的那一刻起,便以佛號不斷的為他助念。
能夠在七七四十九天之中,每天做佛事最好,否則往生後的頭七天或三天,乃至僅僅一天,或者每逢七期那一天做佛事,都是好的,可視個人的狀況決定。
想要超度先亡眷屬,可以恭敬、供養諸佛菩薩,讀誦、受持諸種佛經;或是布施、供養出家僧眾。
往生者眷屬可以發心在四十九日內,吃素念佛、淨守五戒(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及不食五辛),並持續為往生者誦經、念佛或做超薦、印經、布施、供養等佛事,將功德迴向給往生者,如此冥陽均蒙法益。」
有鑑於佛法的精神能冥陽兩利,因此楊子以「佛教的信仰,現代人的立場」,推動冥陽兩利的佛教奠禮,所提供的就是對往生者有利益、對家屬有所幫助的服務。而熟悉喪葬禮俗作法的楊子禮儀師,除了配合家屬各方面的需求,也會在各喪事環節為家屬詳細說明,一起為往生菩薩送上至誠的祝福。
參考資料:
內政部出版《現代國民喪禮》
聖嚴法師《佛化奠祭手冊》
《臺灣舊慣習俗信仰》‧高賢治、馮作民編譯‧民國70年8月再版
《台灣喪葬禮俗源由》‧魏英滿、陳瑞隆 編‧2009年10月一版六刷
任何疑問,楊子佛教禮儀提供全台24hr接體專線 0800-365-108
或連絡楊子留下您的相關資訊,將有專業禮儀顧問為您服務
延伸閱讀:
從練習告別,談預立殯葬遺囑~你要怎麼說再見?
佛教葬禮維護生命尊嚴,成主流趨勢
歡喜和熱忱,楊子傳家動力|佛教生命禮儀創立因緣
分享:
上一篇合爐流程、供品準備一次看懂:圓滿先人歸屬的最後儀式|看懂結爐習俗‧懶人包
返回
下一篇做百日、做對年,如何祭祀追思親人?
熱門標籤
葬禮習俗殯葬知識精選文章
Follow YANGZI
全台24hr客服專線 0800-365-108
北區服務處(北北基、桃、竹)
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
02-2893-4868
0931-048-953
Google Map 地圖
中區服務處(苗、中、彰、投)
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
04-2373-0007
0932-211-100
Google Map 地圖
南區服務處(嘉、南、高、屏)
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
0932-211-100
Google Map 地圖
聯絡楊子
認識楊子
禮儀服務
楊子影音
佛法觀念
名人追思
生命書寫
最新消息
多元葬法
常見問題
您是第 16,777,200 位訪客, 今日您是第 26,664 位訪客
© Yangzi Buddhist Funeral Serv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